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是一种常用的流量测量设备,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量。它由金属管道、浮子、指示器和传感器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被测介质自下而上经锥形测量管时浮子的上下端产生差压形成上升的力,当浮子所受上升力大于浸在流体中浮子重量,浮子便上升,环隙面积就随之增大,环隙处流体流速立即下降,浮子上下端差压降低,作用于浮子的上升力亦随着减少,直到上升力等于浸在流体中浮子重量时,浮子便稳定在某一高度。浮子位置的高低即对应着被测介质流量的大小。浮子内置磁钢,在浮子随介质上下移动时,磁场随浮子的移动而变化。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定期保养可延长使用寿命并保证测量准确性。以下是具体的保养方法:
一、日常检查与清洁
外观检查
每日观察流量计外壳、连接管路是否有破损、腐蚀或泄漏,尤其注意法兰、螺纹等连接部位的密封性,若发现渗漏需及时紧固或更换密封件(如垫片)。
检查刻度标尺是否清晰,指针或显示屏幕(带电子模块的机型)是否正常工作,有无卡顿、跳数现象。
内部清洁(针对非腐蚀性、低粘度介质)
当流量计测量含杂质(如泥沙、颗粒)的流体时,需定期(建议每月1次)拆卸清洗内部部件:
关闭流量计前后的阀门,排空管道内流体,断开电源(带电子模块的机型)。
拆下流量计主体,取出浮子(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变形),用软布或毛刷蘸清水(或中性洗涤剂)擦拭浮子表面的污垢、结垢。
清洗锥形管内壁,去除附着的杂质(若有顽固污渍,可用软海绵轻轻擦拭,禁止使用坚硬工具刮擦,以免损伤锥形管内壁的光滑度,影响浮子移动精度)。
清洗后重新组装,确保浮子在锥形管内无卡滞,能自由上下浮动。
二、针对特殊介质的专项保养
腐蚀性介质
若测量酸、碱等腐蚀性流体,需每次停机后(如每周1次)用清水冲洗内部,中和残留介质,避免长期腐蚀浮子或锥形管(浮子若为金属材质,需检查是否有锈迹、斑点,若腐蚀严重需及时更换)。
定期检查流量计材质是否与介质兼容(如不锈钢材质是否耐氯离子腐蚀),若发现局部腐蚀,需评估是否更换更耐腐的部件(如哈氏合金浮子、聚四氟乙烯衬里)。
高粘度介质
测量油脂、树脂等粘稠介质时,易在浮子或锥形管内壁形成粘附层,导致浮子卡涩。建议每次使用后用蒸汽或兼容的溶剂(如煤油)冲洗管路,每月拆解浮子和锥形管,用软布蘸溶剂擦拭残留粘物。
三、定期校准与调试
零点校准
当管道内流体静止时(阀门关闭),观察浮子是否回到零点位置。若零点偏移,需调整刻度标尺的固定螺丝(机械型)或通过电子模块的校准功能复位(智能型)。建议每3个月校准1次。
量程校准
若发现测量值与实际流量偏差较大(如超过±2%),需进行量程校准:
对于机械型流量计,可通过调整锥形管与浮子的配合间隙(需专业人员操作,避免损坏精密部件);
对于带电子转换模块的机型,可连接标准校验设备(如标准流量计),通过仪表菜单进行线性修正或重新标定,建议每年校准1次。
四、避免异常工况损伤
防止超量程运行
严禁让流体流量长期超过流量计的额定量程(最大流量),否则会导致浮子冲击锥形管顶部,造成浮子变形或锥形管磨损,影响测量精度。需根据实际流量范围选择合适量程的流量计(建议工作流量在量程的1/3-2/3之间)。
避免骤冷骤热
当测量高温或低温流体时,启动前需缓慢打开阀门,让流体逐步充满管道,避免温度急剧变化导致金属部件(如锥形管、浮子)因热胀冷缩产生裂纹。
防止杂质卡堵
对于含颗粒、纤维的介质,需在流量计上游安装过滤器(过滤精度根据介质特性选择,通常≤0.5mm),并定期清洗过滤器滤芯(建议每2周1次),防止杂质进入流量计卡滞浮子。
五、长期停机保养
若流量计需长期停用(超过1个月),需按以下步骤处理:
关闭上下游阀门,排空管道内的流体,尤其对于腐蚀性、易凝固介质(如盐水、油脂),需用清水或兼容溶剂彻d冲洗内部,避免残留介质腐蚀部件或凝固堵塞。
拆卸浮子和锥形管(若条件允许),用干燥的软布擦拭干净后,涂抹少量防锈油(金属部件),单独存放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流量计外壳和连接管路需做好防尘、防潮处理,可覆盖塑料薄膜或专用保护罩。